今年入汛以來,吉林省各地多次出現強降雨過程,部分地區引發洪澇災害,環境安全形勢較為嚴峻。“各地生態環境部門要樹牢底線思維、極限思維,主要領導要切實擔起部門‘第一責任人’責任,堅決扛起守牢環境安全的政治責任。要加強值班值守,完善物資管理,加強預警監測,深入排查環境風險隱患,確保汛期環境安全。”這是吉林省生態環境廳日前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強化汛期環境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中提出的明確要求。
《通知》指出,各地要立足預防與控制相結合,積極完善流域環境風險防范設施建設。及時完善環境應急物資儲備并及時更新環境應急物資儲備信息。要強化汛期突發水污染事件的處置能力,一旦發生洪澇引發的次生突發環境事件,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最大限度減少環境污染所帶來的損失。要強化應急準備,推動“一河(園、庫)一策一圖”發揮有效作用。
《通知》明確,要持續強化環境應急監測和預警工作,密切關注重點流域國控、省控斷面水質變化,發現異常妥善處置。要加強與應急管理、氣象、水利、公安、消防等部門的協調聯動,做到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出現突發情況能夠迅速響應、有效應對。
《通知》還強調,當前正處在“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各地要持續聚焦重點,深入排查環境風險隱患。要嚴格督促指導涉危廢相關企業及集中處理設施,沿江沿河化工企業、化工園區、尾礦庫、污水處理廠、飲用水水源地等要害部位繼續深入開展環境風險隱患自查自糾,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抓好隱患問題整改銷號、動態清零。
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將組織專門力量對重點地區、重點風險點位開展專項幫扶排查,對于地方應發現而未發現的重大環境風險隱患或重大環境風險隱患整改不到位、不及時的,吉林省生態環境廳將視情進行通報、約談,造成嚴重后果的,將移送紀檢監察機關嚴肅追責問責。
來源:中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