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考河河畔,水清岸綠風光美。
8月14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焦點訪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系列節目聚焦南寧那考河黑臭水體治理實踐,多角度展示那考河生態變遷以及治理取得的可喜成果,鮮活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在央視的鏡頭下,那考河“水清、岸綠、景美、人和”,一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景象。然而10年前,它卻是一條遠近聞名的臭水溝,水質常年為劣V類,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生活質量。
為攻克黑臭水體治理難題,南寧市從污染源頭抓起,控源截污,對那考河流域內53個入河排污口實行“一口一策”整治,鋪設11.5公里截污管線,收集所有排污口的污水,阻斷污水入河。同時開展河底清淤和生態修復,提升那考河的自凈功能。南寧市還在那考河上游建設一個日處理5萬噸污水的再生水廠,配套建設5萬平方米填滿碎石的潛流濕地,并種上美人蕉,借助美人蕉發達的根系及濕地生物群落凈化水質,凈化后的水回補那考河,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
為持續改善那考河流域生態環境,南寧市在河邊打造海綿城市濕地公園,修建層層疊疊的凈水梯田,截流過濾凈化雨水。兩岸種植喬木灌木100多種,種植水生植物19種,用以凈化水質。據不完全統計,自2017年以來,那考河新增動植物38種,那考河生物多樣性顯著提升,就連對水質要求特別挑剔的原生植物澤瀉,也在河道兩岸重現生機。
為了維護那考河來之不易的優美生態環境,那考河兩岸居民也紛紛行動起來,一方面,那考河社區河長每周帶領居民代表和志愿者巡河,及時解決影響生態環境的問題;另一方面,在興寧區人大的支持下,那考河社區成立生態環境議事室,聯動相關職能部門專業力量,專題商議居民關切的生態保護難事。
2017年以來,南寧市復制那考河黑臭水體治理經驗,抓住城市地下管網這一“里子工程”全面攻堅,對城市其他黑臭水體開展源頭系統治理。經過治理,南寧市建成區2015年普查發現的13條內河38段黑臭水體全部消除,消除比例100%,為全國黑臭水體治理貢獻了“南寧范本”。
來源:南寧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