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馮麗俐報道 在不到30公里的新運糧河上,僅五華區和西山區段就查出了294個排污口,排污口封堵了,但新運糧河的水質仍在進一步惡化。昨天,市“一湖兩江”水環境綜合治理專家督導組與市政協主席、新運糧河“河長”田云翔一道全程督查了新運糧河。實地督查和聽取匯報后,專家組建議五華、西山和高新區要徹底查清新運糧河污水源頭,保證河道截污有實效。
據市環保局介紹,我市河道水質檢測的主要指標是: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氨氮和總磷等。新運糧河共設四個水質檢測斷面,分別是海屯路、大石橋、人民西路神工家具附近和昌源路神駿汽修旁。市環保局今年1-7月的檢測顯示,新運糧河各監測斷面的水質類別為劣五類,除入湖斷面污染變化趨勢有所減輕外,上游3個斷面污染變化趨勢均有顯著加重。
造成截污后水質仍為劣五類的原因,比較明顯的是馬街片區長期以來沒有建成系統截污管網,雨水與污水通過支流直接排入新運糧河。據西山區負責人介紹,新運糧河支流兩岸整治拆遷量大,目前馬街片區正在進行城中村改造,全面截污需與城中村改造同步進行以避免重復投入,加之西北三環、海源南路、草海下穿管道施工交叉互通,在這些工程沒有完工前,新運糧河截污管道中的污水仍不能導入第二污水處理廠。但馬街片區的問題影響不到新運糧河的上游和中游水質。問題還有海源北路截污主干管沒有布設,新運糧河支流溝渠上峰村防洪溝截污管已建完,卻沒有出口可接,造成管網不配套。還有已被媒體曝光的麗陽星城小區,雖然建成了一座1200立方米/天再生水設施,但沒有運行過,導致該片區污水通過支流直排新運糧河,使新運糧河水質進一步惡化。
督導組組長李培山要求西山、五華和高新區要進一步強化整治措施,在建立河道治理的長效機制上下功夫,特別要檢查長效機制建立后的運行情況。希望管理部門對河道采取經常性督查,發動群眾對排污現象進行舉報。河道治理的隊伍建立起來了,要對河道治理與管理一抓到底,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