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省環保廳了解到,我市在全省率先實現境內遼河一級支流消滅超五類水體,這是我市遼河治理工作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是我市環境質量改善的又一重要標志。
鐵嶺是遼河進入遼寧流經的第一座城市,境內河段長170多公里,占遼河在遼寧省境內全長的三分之一,在遼河污染治理工作中承擔著源頭治理的任務。 “鐵嶺在遼河治理中任務重、責任大,成效如何,直接關系到全河段水質,關系到全省遼河治理的成效。 ”省遼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郭海軍說,鐵嶺作為后發地區,經濟實力與省內先進市比還有一定差距,卻在遼河治理工作中走在了全省前列,即在實現干流消滅超五類水體后,又在全省率先實現一級支流消滅超五類水體,走出了一條后發地區科學治理遼河污染的鐵嶺路徑,在遼河治理工作中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化學需氧量(COD)是反映水質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是水質監測的重中之重。《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水體里化學需氧量超過40毫克/升為超五類水體,消滅超五類水體是我市遼河治理的重要指標。氨氮含量也是反映水污染的重要指標,氨氮超標可導致水富營養化現象產生,是水體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對魚類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作用。 “十五”期間,遼河鐵嶺段地表水全河段化學需氧量5年均值為95毫克/升,超標1.38倍,全河段氨氮5年均值為3.63毫克/升,超標0.82倍,遼河治理困難重重。
2008年4月省政府提出“遼河干流3年實現消滅超五類水體,5年實現城市段景觀化”的遼河治理目標后,我市制定了遼河水污染防治規劃,將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污染排放大戶的綜合整治作為遼河治理的重要突破口。實施污染排放大戶的減排工程,對20家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或治污設施不完善、不能穩定達標排放、高耗能、嚴重污染環境的小化工、小造紙等企業實行了關閉取締。 2008年,我市減排化學需氧量7834噸,大大減輕了遼河鐵嶺段的污染負荷。通過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步伐,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5萬噸/日。在省政府遼河治理目標提出一年后,我市在2009年年末實現了干流消滅超五類水體,提前完成了省政府確定的目標,目前我市遼河干流水質穩定達到優于超五類水質,出現了近10年來最好的狀況,遼河治理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全省的遼河治理工作作出了貢獻。
2010年初遼河治理進入新階段,遼河支流水污染治理成為重點,省里剛提出支流消滅超五類水體,我市環保局隨后就建立起局領導包廠、包河親自督辦的制度,成立了6個工作組,市環保局領導每人負責一組,每組分別負責我市7條一級支流和9個污水處理廠,深入現場調查河流水質狀況和各企業排污狀況,加密監測頻次,一旦發現水質超標立即向上查找污染源,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改。繼續加大污水處理廠建設力度,實現了縣縣都有污水處理廠的目標,加大了對重點工業污染源整治力度,即加大電鍍、畜禽屠宰、醫院、糠醛等行業的廢水綜合整治力度,于今年11月在全省率先實現了遼河一級支流消滅超五類水體,一級支流穩定達到優于超五類水質。2010年10月15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龔世萍在調研我市遼河水污染治理工作時說:“鐵嶺在遼河水污染治理中發揮了龍頭作用,為全省遼河水污染治理工作作出了榜樣,推動了全省遼河水污染治理工作邁上新臺階。鐵嶺始終把源頭治理工作上升到戰略高度來認識,抓住治理的關鍵環節狠抓落實,作出了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