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縣為確保生產生活用水絕對安全,采取五措施對彌勒(太平、雨補、洗灑)三大水庫的水質污染實施防治。
首先保資源,凈源頭。要求各鄉鎮、各水利工程管理機構加強水資源管理保護,舉辦水政執法宣傳,不斷增強水源地居民保護水資源的自覺性。積極引導和鼓勵水源頭附近居民多用有機肥料,慎用農藥;對水源附近的排污企業加強監管力度,杜絕超量、超標排放污水;保持水土復生態。以水庫積雨區域為重點,實施人工造林,減少水土流失。借助實施林業小額扶貧貼息貸款整合農開資金,加強水庫周邊綠化帶建設,恢復有火災受毀植被,以綠養水。
加強水質保護宣傳,對污染行為的曝光與處罰作為新聞媒體、公眾共同參與監督的主渠道,嚴厲處罰違反涉水法律、法規的行為。推行污染治理社會化,不斷提高更多的人們對水質污染的警覺性和保護水質防治污染的自覺性;抓依法治水與監測水質相結合。水政執法納入長設機構管理。經費列入縣財政預算,加強水質監測。庫區內禁止肥水養魚和承包方不投放任何餌料養魚;取締庫區網箱養魚;環保部門堅持一個季度至少進行一次水質監測。對在庫區私挖亂采,毀林開荒,傾倒煤渣和垃圾等違法行為進行依法制止,確保彌勒三大水庫水質付合人民生活用水和工農業生產供水標準。
建立科學調水上報備案制度,科學分類指導和區分人畜飲水與工農業用水。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嚴格管理飲用水源保護區,重點劃定水源地污染物排放的控制帶。保障廣大城鎮居民的飲水安全。抓住實施人工增雨與自然降雨的有利天氣時機,加強廣泛蓄水作業力度,力保完成三大水庫蓄水計劃,為彌勒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資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