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欖核鎮有關部門了解到,該鎮把改善水環境作為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大力推進城鎮、農村污水治理與河涌綜合整治,加快河涌清淤工作,成效明顯。目前已完成90.6%的污水主管網建設,各村(居)內河涌面貌得到較大改善。
污水流入 清水排出
位于上坭村的污水治理工程,總投資529.44萬元,是欖核鎮逐步改善村民生活環境和對外投資環境的重要成果。作為我區首批村級“廣州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之一,上坭村已興建了1557平方米的濕地池,鋪設總長5930米的污水管網,并建有各類污水檢查井240多座。
據介紹,該污水處理技術是采用“管網收集+沉砂格柵+厭氧水解+人工濕地”的工藝流程。其原理為,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等通過管道收集至集污池,再以提升泵注入濕地,濕地利用蘆葦、香蒲、美人蕉等數種植物將其吸收,經多層次過濾后,便能成功使污水化作清水排出河涌,美化生活環境(見圖,樊蕓攝)。目前,上坭村污水工程的各項設備正式投入,污水治理初見成效,日處理生活污水量400立方米。
此外,欖核污水廠已全面完成建設,并基本完成調試,污水主管網建設已完成90.6%,長約24.3公里,配套的1號泵站亦基本完工。
長效機制 保潔河涌
“水面上原來密密麻麻的水葫蘆和漂浮的垃圾都不見了,河涌干凈多了!”看到流經家門口的河涌,一位家住欖核村的村民發出了贊嘆。
如今,全鎮23個村(居)的內河涌水面均得到較大改善,部分還配合綠化升級工程,形成一條頗為愜意的“綠道”。
據了解,從去年開始,欖核鎮加快對大生村、大坳村、九比村、綠村、平穩村的河涌進行清淤,直接令水清流暢、河道變寬、河床變深,并減少大雨后農田被水浸的現象。在此基礎上,又開展以全鎮范圍內河涌漂浮物為整治對象的清理行動,重點解決日益嚴重的垃圾漂浮和水葫蘆堵塞河道的問題。該行動在各村(居)積極配合下順利打響,各村委會聘請本村村民負責具體清理工作,每日劃著小艇打撈河道上的垃圾和漂浮物。經過一段時間的重點清理和長期保潔,成效有目共睹。
欖核鎮內河涌治理為該鎮河涌綜合整治開了一個好頭。當前,該鎮以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為推進河涌保潔深度的抓手,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引導下,各村(居)紛紛響應,先后組建了水上垃圾清潔隊。此外,該鎮還把此項工作的完成情況納入對村(居)愛國衛生工作的考核范圍,撥發啟動資金給予大力支持,并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村民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摒棄陋習,共同保護環境。